推进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加快培育新型产业工人
- 发布时间:2019-01-29 08:37:40
- 发布者:河北海滨建工集团
推进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加快培育新型产业工人队伍
来源:中国建设报
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是建筑业从业人员的主力军。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工程质量安全、提高企业竞争力等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筑业改革发展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着力培育新时代新型建筑产业工人队伍。
推进实名制管理,筑牢培育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基础
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中提出,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新型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实名制管理是基础。江苏省在推进实名制管理上起步较早,企业从开始的不情愿到现在的自觉开展,现场工人从不配合到现在的积极配合,在推进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做法。
一是完善政策措施。提请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促进建筑产业工人职业化,通过统筹搭建互连互通的建筑工人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引导人力资源向市场需求有序转移、劳动报酬向紧缺高标准高技能岗位转移。随后,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了《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推进方案》等配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实名制管理的目标要求、重点任务、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
二是整体联动推进。在各市推进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过程中,及时跟踪各地开展进度、存在问题和好的经验做法,在充分总结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的方案和总体思路,适时建立省级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服务平台,并与各市已有平台实现数据对接,实现实名制管理平台全覆盖目标。目前,全省13个设区市、54个县(市)全面开展了实名制管理工作,并实现了与省级平台的数据对接。去年11月,省级平台顺利实现与全国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的数据对接。
三是完善基础信息。充分运用物联网、生物识别等信息化手段采集人员信息,将建筑工人的身份信息、文化程度、从事工种、培训情况、职业技能、从业记录、信用情况等信息纳入实名制管理信息库。以施工许可为基础丰富项目信息,同时采集项目地点、类别、工期、专用账户等信息数据。截至去年11月底,省级平台入库人员总数达101.4万人,项目总数16713个,开通专用账户8329个,通过专用账户代发工资金额27亿元,初步实现了人员信息采集、劳动用工掌握、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劳动技能培训等情况的实时监管,有力提升了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
四是降低企业负担。省级平台开发和运维费用由省厅兜底,所有使用省级平台的用户均可免费使用,同时公开省级平台的数据规范、标准和接口,方便不同平台、不同设备数据对接。设备采购上,推广本省的“淮安模式”和“苏州经验”,引入市场化建设模式,加强与银行合作,在银行开设专用账户实现代发工资的,由银行负责以租赁服务方式提供设备。常州市还将实名制设备列入工程造价清单,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促进了实名制管理普及和推广。
五是做好支付保障。开展“一卡通”便民服务,使工人使用一张银行卡就可在全省各家银行实现代发工资,取现减免手续费用,无锡、苏州、淮安三市已全面实施。在工人和企业维权中,以实名制管理信息为基础,实现出勤记录、劳动时间有据可查、疑惑可溯,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切实保障了工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2017年,全省工程建设领域清欠和讨薪投诉、上访案件在数量、人数、金额方面实现“三下降”,分别下降23%、36%和33%。
六是加强监督检查。将实名制管理作为强化市场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推进工作的同时,结合平台数据的接入,通过线上监管和实地督察的方式,对企业落实情况进行督导,除进入建设工程项目现场的农民工必须实名登记考勤外,重点检查现场管理人员的登记考勤是否落实。
深化实名制管理应用,不断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建筑工人的知识和才能积累越多,创造能力就越大,自身素质就越高。随着建筑市场情况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队伍结构的更新,要培养职业化建筑工人队伍,技能培训工作十分重要,实名制管理是重要依托。
一是提高培训针对性。以实名制管理为依据,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思维,对系统采集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根据不同阶段、不同技能的短缺情况,针对各地不同技能人才需要,统筹培训师资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效率。
二是提升技能鉴定质量。主动对接人社部门相关工种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数据,积极争取将行业急需工种纳入人社部门专项职业能力认定体系,目前经鉴定的技能信息达120万条(包括房建、市政、机电安装、园林绿化等涉及建筑业25个工种的初级工30万人、中级工70万人、高级工18万、技师和高级技师约5000余人,年均考核鉴定39.5万人),持续加强特种作业人员考核管理,完成年均10万人次考核工作。
三是推进职业证书电子化。按照“放管服”改革的需要,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能力,自2017年9月26日起,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现场专业人员、建筑施工企业“安管人员”、燃气经营企业从业人员三项省管考核项目,一同率先实现证书电子化和技能培训数据信息共享。
四是开展技能竞赛。连续多年会同省总工会、人社厅、教育厅开展江苏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职工职业技能竞赛,锻炼职工队伍,弘扬工匠精神。“十三五”以来,通过省级竞赛,有31名建筑工人被授予“五一创新能手”和“省技术能手”称号。
注重服务保障,切实解决建筑产业工人现实需求
稳定的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是推进建筑业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所需。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挥实名制管理平台的作用,积极探索解决建筑工人在住房、社保、子女入学、户籍注册等方面的现实需要,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一是发挥实名制管理服务平台的基础性作用。在实现人员信息采集、项目信息关联和实名制管理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实名制管理服务平台的作用,做好基础信息的采集、维护和交换准备。积极推进工资银行代发,防治拖欠纠纷,保障合法取酬权益;建立电子履历,完善就业经历,形成建筑工人档案;加强技能培训,提升素质水平,增加就业机会。以实名制管理服务为抓手,推动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二是加快实名制平台与其他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已与人社、公安、税务等部门沟通,进一步扩展实名制管理的应用范围,实现横向系统间的数据共享,促进实名制登记、培训、信用、社保、资格等要素互联互通,为建筑工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保障农村务工人员进城就业、定居、置业,推进城乡居民增收致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积极提供市民化公共服务。借助工会组织,积极与教育部门协调,着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上学问题。在推进保障性住房的过程中,研究放宽建筑工人申请保障性住房的条件,加大针对建筑工人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数量。积极探索利用实名制管理信息,与公安部门、信用部门配合,为建筑工人进城落户提供加分,一系列措施将有力地保障建筑工人的基本权益,促进建筑工人队伍的稳定。
建筑产业工人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多部门加强政策联动和统筹协调,实名制管理是关键环节和重要举措。下一步,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建筑业各项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大实践和探索力度,深化实名制管理、服务和应用,助推培育新型建筑产业工人队伍,为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