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重大工程建造采用了哪些“智慧因子”
- 发布时间:2019-01-10 09:42:24
- 发布者:河北海滨建工集团
这个重大工程建造采用了哪些“智慧因子”
来源:建筑时报
上海建工总承包部在实施总承包管理的上海市重大工程——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项目的建造过程中,积极引入智慧管理理念,通过实施处于行业前沿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手段,使建造过程的总承包总集成管理更加精细,受到业内千余名观摩者的广泛好评。
作为首个总部落户上海的多边国际组织,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选址位于浦东世博园A片区,总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10407平方米,建筑高度150米,建成后将满足约2500人的办公需求。为体现建筑与国际接轨,建造过程与信息化数字化接轨的目标,上海建工总承包管理团队在实施总承包总集成管理过程中,以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理念为先导,依托远程监控、智能芯片、大数据分析、云端服务、二维码扫描、手机移动APP等手段,构建起基于BIM技术的多维度、全方位智慧工地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建造过程、安全管理、质量控制以及文明施工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使该项目在应用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手段方面处于行业的前沿水平。
备受关注的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项目,由于建设标准高、管理要求严,传统管理模式已很难满足其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需要在总承包管理的手段上创新转型。为此,上海建工总承包部总经理张锦彬要求项目总承包管理团队“变压力为动力,将难题作为攻关课题,以打造智慧型工地为突破口,组建专业团队,强化前期策划,实施建造过程的精细管理。”
那么,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项目在开工以来的建造过程中,究竟引入了哪些管理的“智慧因子呢?”
“智慧因子”之一:建造过程数字化
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项目在设计阶段即采用BIM模型出图。在各建造阶段,在上海建工项目总承包管理团队的统筹协调下,各参建单位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根据工程进展,在管理协作平台上对BIM模型进行实时更新,直至竣工交付,最终将实现数字化建造与交付的目标。
同时,项目运用BIM技术进行进度模拟,细化施工管理,通过BIM技术规划场布,提高场地利用率,减少二次搬运,方便运输,降低成本。此外还针对工程特点进行方案模拟,直观反映施工节点,使方案更优化,交底更清楚,管理更流畅。
上海建工项目总承包管理团队还创新采用统一的手机APP平台,对各项工程信息进行全面建造过程数字化管理与掌握。在重要建筑构件、设备、材料上粘贴二维码,对生产、运输、吊装、验收等环节进行扫码记录。物料二维码与BIM模型关联,可用手机实时扫码查询构件、设备和材料的信息,并生成物料状态统计分析图表,使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得到有效监控。
“智慧因子”之二:安全监管智能化
为使工地安全监管做到全方位全覆盖,首先通过设置固定摄像头和管理人员随身携带的移动摄像头,形成全覆盖、无死角的智能视频监控网络。并将BIM模型与视频监控系统相结合,点击BIM模型上的探头就可以查看相关区域的施工实况。一旦发现安全隐患,立即通过实时互动系统进行干预,消除不安全状况。
其次是打造智能化人员管理系统。现场所有建设者信息统一录入“一卡通”系统,构建统一的人员信息资料库,有效解决身份甄别、门禁管理、插卡取电、安全教育、就餐购物等问题。特别是安装在工人安全帽中的芯片感应装置,能有效解决上下班高峰期过闸机拥堵的问题。
其三是打造智能化机械管理系统。在升降机、塔吊等大型机械的驾驶室内安装人脸识别系统,防止工人无证操作或冒名顶替。在大型机械上安装物联传感设备,实时将机械运行数据传输至控制终端,做到安全运行事事留痕,从而实现事中管理可看可防,事后管理可溯可查,有效杜绝工人违章作业和设备带病运行的监管难题。
其四是引入智能化高支模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能实时监测模板支架承受的荷载和产生的应力,并通过数据计算和工况分析,对高支模的安全性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将高支模的预警信息传输到手机移动端。
“智慧因子”之三:质量控制信息化
项目定制了基于BIM虚拟场景的场地物料查询系统,在BIM模型上可以直观展示各混凝土浇筑点的分布以及各浇筑点的实时浇筑量,打通混凝土生产数据库与收料系统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了混凝土物流环节的过程管控。
同时,混凝土测温系统能够及时探测混凝土不同部位的温度值,为进一步采取养护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极大地提升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从而确保工程的整体施工品质。
此外,在钢结构构件制作中,还引入由上海建工海门钢构厂研发的智能焊接机器人,有效解决了复杂钢结构的焊接难题,既节省了劳动力,又提高了施工质量。且该工程内的机房由于采用BIM技术出具工业级装配图纸,在预制加工厂进行模块化预制,待施工条件具备后,再将模块运输至现场进行装配,在加快进度的同时,施工更加节能环保。